这是智拓公司在一季度“双战役”下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智拓公司近两年来快速发展、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智拓公司厂房内,技术人员正在安装调试支重轮装配机器人
“黑科技”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今年一季度,柳工整体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由智拓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化“黑科技”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在挖掘机动臂焊接自动生产线上,分体式RGV搭载全自动液压升降系统,通过光电控制装置可自动识别工件,实现自动上下料,每班只需3名焊工进行操作、巡检,员工数较原来降低了75%,生产效率提升了20%。此外,挖掘机动臂斗杆喷涂自动生产线、装载机铲斗焊接自动生产线以及各种机器人系统正在公司各条生产线上有序运转,奏响了智能制造“战役”交响曲。
“智能制造是当前国家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不论是从单位面积产生、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人工操作无法比拟的优势。”智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庆权表示,尤其在疫情期间,智能化生产不仅大大削弱了用工短缺的影响,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员工交叉感染。
目前,智拓公司主打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集成系统和智能物流设备,“通过我们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几个工作单元连接在一起,未来会形成点线面整体智能化工厂模式。”周庆权说到。
苦练内功推动“二次创业”
智拓公司成立于2018年,被喻为柳工实施“全面智能化”战略的“主引擎”,同时肩负着柳工“二次创业”的使命与重担,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持。
2019年,智拓公司打了个“漂亮仗”——实现销售收入同比约翻三番,并发布3款重载AGV(智能物流机器人),其中最大载荷的重量达到10吨,是广西区内企业生产的第1台10吨级可以在户外条件下运行的重载AGV,迈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关键一步。此外,成功入驻柳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也为智拓公司提供了一个更专业的平台,品牌效应得到大幅提升。
斐然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柳工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全面智能化”的战略目标,据周庆权介绍,同年柳工开始涉足智能制造业务,经过长达5年的市场调研和实践摸索,成立法人公司,确立了以“创业”为主题的工作目标及关键举措。在依托于柳工内部需求的基础上,智拓公司积极拓展外部行业和市场,开放合作,用市场换取能力。
一直以来,智拓公司视核心技术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并持续与上海交通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向业内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如今这个仅有82人的公司有一半都是技术人员,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占68%以上。
2020年是智拓公司的转折之年,智拓公司将从自主开展项目研发、加大对AGV的市场营销和技术改进,以及细分行业和市场三大方面推进,力促公司从“培育”阶段升级到“成长”阶段,这也意味着柳工智能制造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按照公司既定举措稳步推进,相信我们一定能实现蜕变!”周庆权对智拓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